全球超60%可通过控制风险因素预防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王卓)7月28日,《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肝癌委员会重大报告,这是柳叶刀首个由中国专家领衔的全球临床委员会重大报告。研究显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与2022年相比,预计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的肝癌新发病例数、肝癌死亡人数均将翻倍。不过,全球有60%以上的肝癌病例,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是此次重大报告联合主席,联合来自亚欧美各洲各国的51位专家共同研究。
肝癌目前位列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5%-30%。周俭教授介绍,中国的肝癌病例数占全球肝癌病例总数的四成以上。
肥胖成肝癌的新兴危险因素
根据研究数据,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87万例,增长至2050 年的约152万例。肝癌死亡人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76万例,上升至2050年的137万例。
报告也提出,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可通过减少相关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包括病毒性肝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酒精摄入等。
目前,全球肝癌病因构成仍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感染引起的肝癌在2022年占比为39%,预计2050年将降至37%,不过仍然是首要病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2022年占29%,预计2050年将降至26%。而酒精性因素则将从2022年的19%增至2050年的21%。
此外,持续升高的肥胖率正在成为肝癌的新兴风险因素。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将从2022年的8%增至2050年的11%,增幅达35%,且东亚和欧美的增幅更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既有代谢疾病,还长期饮酒的人群,肝癌死亡风险更是比单一因素高出2.3倍。
加强预防,到2050年可减少1700万肝癌
周俭教授表示,经过统计测算,如果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能实现每年2%-5% 的目标降幅,那么到 2050年,将可预防900万至1700万例新发肝癌病例,800万至1500万人将不会因肝癌死亡。
经过3年多的探讨,重大报告提出了多项降低全球肝癌负担的策略建议,包括:各国政府应强化乙肝疫苗接种力度,例如在高患病率国家实施强制性接种政策,推行18岁以上成年人乙肝病毒全民筛查,同时基于成本效益在高风险地区开展丙肝病毒重点筛查。
此外,政策制定者应针对酒精饮品实施最低单位定价、进行健康警示标识并设置广告投放限制。国家卫生部门以及癌症防控项目需优先加强对公众健康宣教的投入,并优化早期检测资源配置。专业组织与制药行业应协力缩小全球东西方地区在肝癌临床管理方面的差异。医疗机构与专业组织应提供缓和医疗培训,为有需求的患者把缓和医疗融入早期治疗阶段。
牛配资-牛配资官网-正规配资之家门户-短线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