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版《长安的荔枝》上映,今年的荔枝总算运到了最后一拨。
既是荔枝丰收年,又先后有两版《长安的荔枝》上线,今年关于荔枝质量和运输技术的讨论很多。深陷魔改原著和主演争议的剧版在6月下旬收官,豆瓣仅获得6.6的及格分。7月18日,由大鹏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版上映。
影版和剧版几乎没有时间差地出现。你是不是也好奇两者的不同之处?我们第一时间去看了看。
*高能提醒:本文可能涉及剧透。
🎬
原著党们,影版可放心食用
7月13日,电影《长安的荔枝》宣布从7月25日提档至18日上映。
跟6月上线的剧版一样,电影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影版可谓巨星云集。由大鹏自编自导,张吃鱼担任剧本顾问,大鹏、白客、庄达菲、刘俊谦领衔主演,还请来了刘德华、杨幂等大咖客串,早在宣传阶段就备受期待。
但也不免让人担心,毕竟靠堆砌卡司吸引观众、但反响平平的《酱园弄》还历历在目。
先说结论。如果你是原著党,请放心入场。122分钟片长里,影片紧扣“运送荔枝”的主线,李善德(大鹏饰)所经历的故事,整体走向与原著所差无几,称得上一句“还原度高”。
片中用“距贵妃诞辰余XX”的大字,大大增强了观众对荔枝运输时间的紧迫感,让人不由得代入主角李善德的视角,和他一起焦虑一起忧心。大鹏作品必备的喜剧元素,则是恰到好处的添彩,一两句古今通用的梗不仅搞笑,又让人瞬间共情主角的心酸。
👀
同一颗荔枝,吃出不一样的味
坦白说,《长安的荔枝》原著剧情很简单:大唐小吏李善德接了一个无法推脱的任务,要在贵妃诞辰之前,克服或客观或主观的重重困难,跨越五千余里,把岭南的新鲜荔枝运到长安。
得益于马伯庸对时空紧张感的塑造,原著不仅生动展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充满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感。因此在开拍前,《长安的荔枝》就是本畅销书。
一篇约7万字的中篇小说,如果足够集中注意力,一下午就能读完。毕竟作者本人从动笔到写完也只花了11天,跟李善德运荔枝到长安的时间相差无几。要变成35集的电视剧,对剧情做加法是必然的选项。
“7万字爆改35集”是剧版改编的最大争议。
与原著、影版围绕“运荔枝”的单线任务不同,剧版在李善德(雷佳音 饰)运荔枝之外,原创了“郑平安(岳云鹏 饰)朝堂反腐”的剧情,本意是想实现双线交织,但观众并不买单,魔改声纷至沓来。
对此,马伯庸曾作出过回应。提及成书时他有许多遗憾,7万字只够讲完主角李善德,缺乏对配角的深度挖掘,包括人物的前史、经历、习惯、现在的状态等等,35集的剧版是解法,可以把坑填完,让剧集更加舒展。
可观众的实际观感却是:权谋线的加入间接拉长了荔枝线,大大削弱了任务的紧迫感,不仅无法对李善德的焦虑感同身受,还使情节的衔接不够紧凑。原著是在结局部分用较短篇幅揭示了朝堂争斗暗线的真相。剧版则扩写出一条左相、右相两大阵营博弈的权谋线,将主题从个体悲剧上升为时代批判。
比加剧情更让观众难接受的,是对部分设定的颠覆性修改。
原著中为妻女奔走、家庭和睦的李善德在剧中成了鳏夫,妻子因病早逝,只配出现在回忆中。但家庭温情是李善德的精神支柱,剧版在颠覆妻子角色之余,还增加了若干女角色,有乱加感情线的嫌疑。
电影则在保留妻子角色的基础上,给李善德补充了“妻管严”的设定,在增加喜剧色彩的同时,还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李善德执着于“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为什么妻子在流放岭南时仍坚定地说“我嫁的是他,不是长安”。
但剧版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
对支线的扩写使剧版在讲完“送荔枝”主线的基础上,让各个角色的背景和行事动机均可逻辑自洽,剧版《长安的荔枝》更像一幅完整的唐代画卷,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唐代风貌。
📖
原创剧情是IP改编的原罪吗?
与《长安的荔枝》一样,深陷“原创剧情之罪”的改编IP还有很多。得益于原著的超高人气,很多IP影视化都自带流量,但电影和剧集都能有好口碑的IP寥寥无几。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改编便是“一体两面”另一极端的典型案例。
原著22万字的“十里桃花”,剧版的最大改动是将原文的倒叙改成了插叙,剧情与原著基本相符,在当年也掀起了“全民都在等素素跳诛仙台”的热潮。反观影版,片长显然塞不进整个故事,为了将删减合理化,加入了大量原创剧情后,影片连讲完一个故事的基本动作都做不到,拿到豆瓣4.0的评分也相当合理了。
但事实上,原创剧情并非IP改编的原罪,国产电影电视剧不乏靠“魔改”出圈的作品。
1987版《红楼梦》的改编虽与原著有所出入,但是因为所有角色都拥有鲜明的性格,作品的悲剧色彩仍是基调,成为难以超越的剧版经典。
现在被盘出包浆的《甄嬛传》也是一样。原著本为架空题材的小说,但剧版在改编时不着痕迹地将剧情嫁接进雍正朝的历史背景,丰满了甄嬛、果郡王等人物的弧光,给观众留下了大量可供考究的细节,才得以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
关于影视化改编的讨论从未停息,每当一部小说影视化,就会有观众不厌其烦地将原著与影视作品放在一起对比,寻找改编后的异同。
这也提醒着影视行业的创作者,就算有原著“撑腰”,也需要注意改编的度。既要精准捕捉到原著的内核,摆脱“毁原著”的刻板印象,又要用镜头语言放大文字的魅力。就算是不起眼的细节,也值得花心思,争取做得更好。
-
站在原著的肩膀上,《长安的荔枝》影剧两版的改编各有精彩,各有瑕疵,或许多年后再回忆,网友都会记得,2025年的夏天是荔枝味的。
无论是对荔枝本身的好奇,还是对原著和改编的讨论,其实都是这批观众深挖作品、探寻历史的开始,他们希望真正读懂故事,看见原著之外的新意。
当然,我们也很好奇你们对两版《长安的荔枝》的评价。Anyway,看了来聊。
牛配资-牛配资官网-正规配资之家门户-短线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